时间:2023-08-29 15:27:00 次数:1368
政府服务指标是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代表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软环境。政务服务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政府数字化转型,已成当下政府建设的必然趋势。
当前,数字政府发展具有哪些特点?分为哪些发展阶段?发展前景如何?
一、数字政府发展阶段
数字政府的发展阶段,可总结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子政府阶段
在这一阶段政府是以更新信息化的软硬件来辅助处理政务业务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为特征。
第二个阶段网络政府阶段
是以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来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为特征,核心理念是由从政府部门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
第三个阶段是数字政府阶段
自从2015年我国部署实施《大数据的发展行动纲要》以及“互联网+”战略以来,数字政府也是正式进入了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建设阶段,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成为关键。
第四个阶段是智慧政府阶段
从2021年开始,数字政府将进入技术体系、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智能创新阶段。
二、数字政府的意义
数字政府使决策走向科学化:决策科学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也是标志之一。数字政府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信息或数据,就使得决策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此外,运用现代数据技术采集、分析、研判数据,让政府建立起较为精确的决策机制,就能大大提高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预见性。
数字政府使社会治理实现精准化:数字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社会治理精准化程度,例如,对食品可以实现生产、运输、储藏、销售、加工等全流程的监管,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大数据能够发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为社会治理提供着力点和突破口;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更容易实施。
三、数字政府的建设思路
安全固基
安全是现代数字政府的根基:从网信安全技术实现和发展看,现代数字政府要基于硬件芯片的自主安全能力,将可信计算、主动安全防御能力全方位深度融合,由外挂安全转为内生安全,由单点防御向体系化协同防御演进,由“被动防御”变为“主动免疫”,为现代数字政府提供体系化安全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电子主导并形成的PKS架构体系,基于飞腾中央处理器和麒麟操作系统,采用自主创新的内生安全机制,由概念转化为产品,已得到实践检验,为构建现代数字政府“安全底座”提供了优选项。
数字智理
数据治理和资源共享是数字政府的核心:现代数字政府更关注供需两侧数据的智能化对接,以提升社会资源的有效调配和价值利用。一是利用数字孪生,对物理世界的风险进行模拟推演,预测预警,实现治理风险时空预判;二是精准需求画像,优化资源配置,沟通双向触达,形成闭环反馈,实现治理过程靶向精准;三是以相互联系的网络IP连接成扁平沟通网络,多方位、立体式的主动沟通,实现治理结构扁平互动;四是基于算法求解器为海量数据环境下的复杂问题提供多维度的有效决策,实现治理决策有效输出。
众建共享
现代数字政府建设将打破以往数字政府建设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建、运、管一体,运管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高的弊端,会更多的考虑吸纳多方主体参与建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权益共同体;以业务运营核心,探索数据交易的商业模式,明确市场化运营主体;基于价值共享,打造利益共同体;通过数据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数据价值增益,以及利益相关方共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数字政府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政府的发展立足于人们对“善治”的理想追求,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系列现实挑战。数字政府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依托数字化的连接、赋能与协同,实现政府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更好地对市场、社会及政府的数据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战略层面
加强纵横对接,引导数字化协同全面推进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场数字化思维引发的全方位治理变革,数字化协同不仅依托数字平台的基础支撑,更有赖于上下左右的参与和协作,因而需要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的全局意识和前瞻意识,从广度、深度、厚度、速度和温度五个方面,引导数字化协同全面推进。
制度层面
完善政策体系,促进数字化协同有序开展
应持续加强数字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及执行工作,从政策层面进一步落实顶层战略,扫清影响数字化协同的制度及机使用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包含指导性政策、针对性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等。
方法层面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数字化协同不断创新
数字化协同本质上是数字化治理创新的体现。为突破现有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应当注重创新引领,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治理模式。
技术层面
强化技术应用,保障数字化协同安全有效
数字化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满足不同业务、不同场景、不同级别的协同需求。一是加强政务平台建设,实现数字资源或能力模块的共享、复用,从而减少建设成本、降低统筹难度。二是探索新技术应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扩大各类移动政务终端的普及使用,促进公共事务的全面在线化、实时化、智能化。三是强化安全性保障。
来源:亮见数字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