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2023数字政府十大关键词及解读

时间:2023-08-03 14:58:10 次数:1302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3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在会上正式发布“2023数字政府十大关键词”,解读数字政府发展重要趋势。


2023年数字政府十大关键词分别是:一体化政务云、共性化支撑、数据要素、数字机关、普惠服务、一网统管、AI+数字政府、安全可信、生态协同、成熟度模型。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政府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中国信通院基于对数字政府领域的长期研究和深入分析认为,以下十大关键词代表了数字政府发展的最新趋势。

01一体化政务云实现资源互联互通、集约共享
政务云建设进入“深水区”,目前,政务云从单独建设向集约高效、安全可信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演进,以破解互联互通难、异构管理难以及资源调度难等问题。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实现政务云资源统筹建设、互联互通、集约共享。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探索一体化政务云的落地实践。

02共性化应用支撑推进数字化应用集约建设
当前,随着数字政府进程加快,政府应用需求快速变化和升级,通过建设共性应用支撑平台的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整合能力,简化应用的开发过程,实现数字化应用集约建设。各地呈现出以省级统筹、统分结合为主的建设形式,部分地区共性应用支撑平台由省统一规划,各市(州)直接复用省级平台资源,原则上不再单独投资建设相关平台资源。

03数据要素潜能进一步激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数字政府建设离不开业务、数据、技术的融合发展,“数据”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从“聚数”到“用数”,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各地政府探索加强数据治理,加快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推进数据资源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宏观决策等领域充分应用,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04数字机关建设推动形成协同高效共治共享的新业态
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迈入以业务体系协同为标志的新阶段,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推动一体化协同办公建设,推进机关内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化办理,不断提高机关运行效能,据不完全统计,80%的省级行政区已明确建设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在新技术推动下,数字化、协同化、智慧化已成为政务协同办公的重要发展趋势。

05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泛在普惠数字政府更“有温度”
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旨在提升智慧便捷的服务能力,提供优质便利的涉企服务,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

06“一网统管” 推动城市发展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我国城市治理正在经历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的发展历程,而“一网统管”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城市治理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目标是实现城市管理的“可视”“可管”“可控”。各地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推动“一网统管”发展,通过建设城市大脑等方式发挥数据赋能、系统支撑、信息调度、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应急处置等效能。

07AI技术融合为优化数字政府治理提供诸多想象空间
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行业已经有了初步应用,随着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有力提升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政府办公智能化水平。同时,随着类ChatGPT 等AIGC 技术的逐步成熟,可以极大地提升政府治理效率,降低政府治理成本,让政府的治理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08安全可信为数字政府平稳高效运行筑牢屏障
安全是数字政府高效建设与稳定运行的前提,政府需要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构建起安全保障的“防火墙”。数字政府安全体系建设需要聚焦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从安全规划、安全建设、统一灾备、安全运营、安全管理、信创兼容等方面持续推进。

09生态协同创新推动数字政府多方合作共赢格局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工程,不是简单的“政府管理+信息化”,需要广泛联合产业各方力量,打通跨产业、跨专业壁垒,将供给侧、需求侧、第三方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推动合力。目前,各地政府多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合作模式,形成合作共赢、能力互补的产业格局,提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整体水平。

10IOMM-G成熟度模型推动数字政府整体价值提升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诸如信息系统不兼容、数据共享不通畅、业务协同不顺利、价值成效难衡量等问题逐渐显现。中国信通院牵头编制了”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和运营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G)“,该方法论从六大能力、六大价值维度,可对数字政府建设的不同环节和模块进行评估,为衡量数字政府案例的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中国信通院
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