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1 18:11:04 次数:4490
“有了24小时警局,无论是咨询办事,还是举报投诉,分分钟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阿丽玛刚刚通过“包头24小时警局”咨询女儿上户口问题,得到满意回答后兴奋地说道。
像阿丽玛这样咨询办事的群众受“包头24小时警局”“秒回”的不在少数,现在,“包头24小时警局”已成为市民心中的“网红”,近乎人人皆知。
“包头24小时警局”是利用微信社区平台搭建而成的,与微信互联互通,无缝融合,市民、网友直接扫码或者点击链接就可访问。网友以“发帖”的形式在该平台内咨询公安业务办理、举报违法行为、提出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目前,“包头24小时警局”开设有随手举报、公安行政审批、户政、出入境、交警、禁毒宣传、反恐宣传、普法宣传、网上律师、法律援助、环境保护、他乡故知、问题解答等13个板块。同时,“包头24小时警局”还开通出入境证件网上预约、交通违法网上处理等接口,方便群众办事。
“包头24小时警局”是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公安”建设实战应用的缩影。2018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新一届厅党委将“智慧公安”建设作为全年5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是公安机关在信息化、数据化时代背景下,提升核心战斗力的必然选择,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在2018年9月30日召开的全区公安机关“智慧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如是说。
2018年9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审议通过了“智慧公安”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公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保障措施,规划了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实施步骤、建设内容,确定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分工,绘就了“智慧公安”建设的发展蓝图。
在谈到“智慧公安”建设总体规划时,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科信总队总队长李军形象地比喻说,“智慧公安”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好比盖房子。俗话说立屋要有好梁柱,推进“智慧公安”建设也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智慧公安”怎么建,四梁八柱怎么搭?“智慧公安”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给出了这项工程建设规划图和施工表。
它明确了内蒙古“智慧公安”建设总体目标,即实现指挥调度扁平化、预警防范智能化、打击处置精准化、警务工作合成化、勤务模式动态化、管理服务人性化,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全区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在具体目标上,将用3年时间建成全区“智慧公安”基础平台和主要应用系统,确保技术先进、好用管用,整体水平要达到全国中上水平,部分项目应用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在实施步骤上,2018年底,公安厅建成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启动警务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全区“智慧公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到2019年底,搭建各类急需的基础性、通用性应用平台,布建视频监控智能前端等各类感知网络,完成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到2020年底,完成规划建设的全部项目,全面形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智能化警务运行模式。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区、各警种“智慧公安”建设先行先试,建设了一批多维感知、全量采集、全警整合的信息化应用工程,在实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秒,这是去年2月发生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某小区的私家车玻璃被砸案件的作案时间。
连续发生两起类似案件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依托智慧警务新技术新手段,在案发地附近安装了灵活可控的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可实现语音、视频信息高速传递的LTE模块终端,完整清晰地拍摄到作案嫌疑人用弹弓发射钢珠在3秒钟内破坏车玻璃的全过程。传统的破案模式对这类具有极强隐蔽性且作案时间超短的案件侦查取证非常困难,而新的技术手段则能有效破解这一难题。
高效破案的背后,离不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的新引擎:通过“智慧公安”建设,打破警种界限,实现大数据资源共享,构建高效的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
2018年2月24日,鄂尔多斯市发生连环盗窃案。办案民警依托大数据平台,3秒钟锁定嫌疑人,7分钟将嫌疑人抓获。科技应用在实战中释放出强大潜能,让打击犯罪进入争分夺秒的快车道。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不断拓展高科技应用范围和深度,建成“天骄智搜”等系统平台,构建600余个应用模块,并总结提炼出“人车关联查证”等100余种技战法。
各地的“智慧公安”建设均高度关注民生民意,坚持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社会管理的痛点、堵点、难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2018年9月29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率先在内蒙古公安系统建成智能化、全自助、一站式智慧服务厅,被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智慧小屋”,受办证群众一致好评。
据了解,“智慧小屋”将原来需要在办证大厅由工作人员配合完成的多项出入境业务整合到一起,由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让群众在这里可以全天候、一站式全程自助完成普通护照、往来港澳台通行证首次申领及换(补)发申请自助预受理和自助取证、往来港澳台通行证自助签注、自助缴费和自助照相等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乌海市公安局全力破解开证明难题,在全国首创“智慧档案”,群众可自助打印无违法犯罪记录、家庭关系等17类证明,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用“智慧指数”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
有业内人士称,2018年是内蒙古“智慧公安”建设元年,全区公安机关“智慧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区“智慧公安”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强力攻坚的关键时期。
删繁就简、标新立异,全区各级公安机关一系列事关机制体制的“智慧公安”建设破题举措纷纷启动,并逐步释放出红利。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启动了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跨域共享交换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包头市公安局建成了“24小时警局”,100多项业务上线运行,着力构建“指尖上的公安局”;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研究制定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荣获“2018年度中国信息化(智慧公安)最佳自主可控奖”;兴安盟公安局将公安四级网升级为双千兆、将视频传输专网升级为双万兆;通辽市公安局制定了“一朵云、三大中心、五大系统、N项应用”的“智慧公安”建设总体方案;赤峰市公安局研发的“便携式智能无线通信应急箱”获得了国家专利;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对草原110联防联网报警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自主研发了蒙汉双语“警牧通”APP;乌兰察布市公安局投入资金5000万元,重点推进视频智能综合应用平台、人证核验系统、人像比对系统建设;巴彦淖尔市公安局聚焦“微警务”,着力打通支撑基层警务实战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阿拉善盟公安局与电信运营商达成了云服务意向,为“智慧公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